指标名称 | 说明 |
---|---|
DNS用时 | 任务测试时,将被测试任务地址中的域名解析为主机IP地址的时间 |
TTL时间 | TTL是Time To Live的缩写,即生存时间,数据包没经过一个路由跃点,其TTL减1,当TTL减为0时,该数据包不会再被转发,避免数据包因不正确的路由表等原因造成的无限循环而无法送达及耗尽网络资源 |
PING时延 | 执行PING测试,经过多长时间可以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数据包,通常用来作为网络延迟指标 |
PING丢包率 | 执行PING测试,未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数据包(丢包)的次数占发送所有数据包次数的比例,通常代表网络链路的稳定性 |
Tracert跃点数 | 执行Traceroute测试,经过多少次跃点可以到达目标IP |
错误次数 | 所有有效监测次数中,发生错误的次数。当网络任务中,DNS解析失败,或PING的所有数据包全部失败,被认为此次网络任务失败 |
成功率 | 所有有效监测次数中,成功的次数占所的比例 |
指标名称 | 说明 |
---|---|
整体性能 | 任务开始执行到完成的整体耗时 |
DNS用时 | 将域名解析为主机IP地址的耗时 |
TCP用时 | 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TCP连接(三次握手)的耗时 |
请求用时 | 建立好TCP连接后,客户端发送请求,收到服务器返回的第一个数据包的耗时 |
响应用时 | 从客户端收到服务器返回的第一个数据包开始,到接收到全部数据包为止的耗时 |
SSL握手用时 | 对于HTTPS协议的请求,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三次握手后,建立加密连接的第四次握手的耗时 |
最大用时 | 查询时间范围内,所有监测样本中整体性能最大的时间 |
最小用时 | 查询时间范围内,所有监测样本中整体性能最小的时间 |
验证失败次数 | 任务中配置了响应内容验证,实际结果与配置的验证内容不符的次数 |
错误次数 | 所有有效监测次数中,发生错误的次数 |
成功率 | 所有有效监测次数中,成功的次数所占的比例 |